hTC VIVE體驗感想


因為很好奇,所以趁著週間還是跑去三創體驗這個虛擬實境裝置。即便是週間下午,也還是要排隊1個小時左右,從排隊人潮來看,不是只有青年人網路族群想要嘗鮮,總是可以看見幾位有點年紀的長輩也在排隊;真好奇他們是從哪裡得知這個資訊的?也很好奇他們怎麼願意排上幾個小時來體驗這個東西?




加入排隊隊伍時,會有工作人員來簡單解說,同時介紹可以體驗的場景(四選一)。在等待的時候,因為聽到從裡面傳出來年輕女性(?)的慘叫,所以我還是孬種的不敢選殭屍場景,而是選擇比較有走動的魔法小屋場景。技術什麼的我沒有先做功課,所以也沒什麼好講的,這邊就簡單記述身體上的感想。
  • 基本上戴眼鏡也可以使用VIVE裝置,但太大的眼鏡也還是不行;我自己是戴著眼鏡體驗,感覺有點後悔,早知道還是準備隱形眼鏡過去。戴眼鏡並沒有影響虛擬實境的融入感,只是不自在。
  • 畫面解析度真的不高,視野也被侷限,但完全不影響虛擬實境的融入感!不管是在初始的白色準備空間、或是後來的魔法小屋,空間感確實傳到身上了!我選的場景是奇幻風格的魔法小屋,內容本來就不是擬真的東西,所以不會有感知錯亂的問題(你會很清楚的認知那是假的);但也因為這樣,也更凸顯VIVE虛擬實境的融入感真的很強!因為你知道那是假的、解析度還不高,但身體就是會以為旁邊有那個東西。
  • 整個體驗中,讓我最感動的兩個時刻,就是「藍色虛擬邊界浮現時」以及「彎腰去看清楚桌上的捲軸上寫什麼」的時候。
  • 過程本身算是很有趣,但目前姑且算是很不看好這項產品的市場,原因是因為「配戴稱不上舒適」。我在體驗到中間時,眼鏡就已經起霧(VIVE上的透鏡八成也起霧),而偏偏還沒辦法去擦拭!?而在卸下VIVE眼罩時,上面滿滿是我的汗水,頓時讓我覺得對工作人員和接下來的人感到抱歉。
  • 離開體驗區時,我是滿頭大汗的模樣。才10分鐘左右的體驗就這樣子,我想我沒辦法連續戴著VIVE超過1小時;或許只有我這麼容易暴汗,但我相信絕對不是只有我認為不夠舒適。
  • 或許悶熱感不是只來自VIVE眼罩,體驗中同時還會配戴一個大耳罩耳機,這應該也是元兇之一吧!不過這同時也讓我感到,VR虛擬實境的融入感,只靠視覺是不夠的,聽覺的定位性也很關鍵;所以未來商業化的產品,理論上不應該只有眼罩視覺的部份,聽覺就看hTC怎麼提出解決方案吧!
在脫下VIVE裝置後,工作人員也簡單的介紹一下體驗間裝設的感應器,以及VIVE眼罩、控制器上的感應器;可以看得出來,這些應該都還只是在技術展示的階段。我在想,如果把聽覺的部分包進去,或許最終產品會長的像一頂半罩式的安全帽吧?希望屆時能解決配戴舒適度的問題就是了....



[緬懷] 立熱小鋼砲機殼


當初本來是在尋找PCI-E x16轉 x4的轉接線,陰錯陽差之下就得知了這款自製機殼的存在,忍了一陣子之後,半年前還是把它買回家組一台小鋼砲。這款機殼並不算是非常小,但以「能插一般顯卡」的條件來說,這款機殼就變得非常迷你了!

簡述一下這台的基本資料:

  • 機殼:深約27cm x 寬約17cm x 高約 26cm 
  • 主機板:mini-ITX (目前用i3-4170)
  • 顯示卡:NV 970
  • 電供:TFX規格 450W
  • 可裝磁碟數量:2.5吋x1、3.5吋x2、可選裝一台薄型光碟機

被催眠的價值觀

這年頭似乎充斥著一些可以被稱為「迷思」的追求,每次看到這些話題,都會讓我忍不住去思考「那些東西真的有這麼好嗎?」

  • 手機螢幕越大越好用 - 在以前功能性手機的時代,手機是不斷的朝小型化演進,或許日系摺疊手機在當時確實有往大螢幕發展的趨勢,但跟現在動輒5.5吋、6吋的螢幕相比,我想是無法相提並論的。我認為隱藏在背後的、真正應該被討論的話題,是使用者介面設計。隨著螢幕大小不同,操作模式應該也會不同,這時能否對應不同情境而去設計操作介面,才是東西好不好用的關鍵。
  • 電池容量越大越佛心 - 大家在討論汽車時,省油性絕對是討論的主題之一,但鮮少有人討論油箱大小。但在討論3C裝置時,大家反而是討論電池容量大小,而不太討論裝置本身省不省電。大顆電池就跟大油箱一樣,有著許多副作用,像是增加重量、拉長充電/加油的時間、帶著大油箱/大電池的額外風險...等等。或許現在有所謂的快充技術來縮短充電時間,但它們只會說多快可以充電、而不會告訴你細細的電線跑大電流的風險。
  • 跑車引擎聲很好聽 - 以機械設計的角度來看,基本上都是朝低噪音、低震動的大方向在改進,但為什麼會有人喜歡跑車引擎聲呢?姑且不要看跑車酷炫的外型,單純就引擎來看,本質上跟公車、卡車的引擎是相同的,都是大馬力、大扭力、大排氣量的引擎;認為跑車引擎聲好聽的人,理論上應該也會喜歡公車卡車的引擎聲才對啊!但實際上,即便是在網路論壇上,目前也還沒見過宣稱喜歡公車卡車引擎聲的人。
以上述的三個例子來說,或許答案還算明顯:因為不是每個廠商都有能力去個別設計UI,所以只能鼓吹螢幕越大越好用來製造產品差異性;因為不是每個3C廠商都能做出省電的裝置,所以只能用加大電池這個沒有辦法的辦法;因為車廠做不出安靜的引擎(尤其是跑車),所以只能把這聲音塑造成高級/酷炫/階級的象徵。

但除此之外,還有更多答案很隱晦的案例吧。在不知不覺中,個人的價值觀變得不是出自內心的喜好認知,而是一種變形的盲從和鄉愿。從某些方面來說,教育的本質就是如此,當權者會灌輸群眾特定的思想;泛政治類的話題我沒什麼立場發言,但至少對一般物品的認知上,我希望能夠不要這麼勾心鬥角。

[教學] 在Blogger上使用Google Fonts的楷書字體

Google Fonts: Early Access提供了幾套中文字型給大家用,未來這些字型"畢業"的話,應該會直接嵌入Google的各個服務;但在"畢業"以前,可以用手動的方式加入Blogger中。這邊簡單的講如何在Blogger提供的範本中,加入使用楷書字型。

1. 首先先去上面Google Fonts中,找到楷書的部份,基本上繁體中文字型是在最下面(感謝cwTeX團隊的這套字型啊!)。這兩行的指令先準備好。

2. 打開Blogger的範本設定,選擇編輯HTML。

3. 找到<head>的標籤,在下面加入如圖內的CSS指令。中間那行就是要匯入使用的字型,若今天不只想用楷體,而這邊就要加入多個字型CSS的匯入。加好後儲存離開。

4. 在回到範本設定,這次選擇自訂。然後選進階→新增CSS(在最下面)。然後在右邊空白處加入想要使用楷書的CSS標籤。

如果是自己打造的CSS,那標籤什麼的當然自己最清楚;但如果是套用現成的樣板,那要找出某區塊的CSS就會比較麻煩。這邊推薦使用Firefox的Firebug附加元件,利用裡面的觀察模式,可以很快速的用滑鼠找出網頁上某區塊的CSS標籤。

操作上得去修改HTML內容,這是比較討厭的地方,沒法在新增CSS那邊直接一口氣解決(似乎是因為讀取順序的問題,我沒有很詳細去研究Blogger提供的範本)。

不過真正讓人難以抉擇的地方,就是這樣使用中文字型,代價就是每次讀取網頁都得先下載6.2MB的楷體啊!

JustFont的動態字型生成技術真的蠻厲害的...

蘋果的iPhone新廣告 - Photos & Videos


偶然的看到蘋果在父親節推出了一個新廣告,主要是宣傳iPhone的攝影能力,從網路上的評價來看,大家似乎不是很喜歡這支廣告(嫌太囉嗦?);不過裡面的台詞倒是點破我之前在思考的事情....
每一天,iPhone拍出了成千上萬的美妙照片和影片,因為iPhone把這事情變簡單了。(個人不專業翻譯)
之前看PTT的手機板,有熱心板友特地進行了一些手機的盲拍測試,而果不其然的iPhone幾乎是墊底。聰明如大家的各位消費者,真的會如此盲從的迷信蘋果這品牌,而讓iPhone有如此好的銷路?

在當時,有位板有推文「這盲拍測試只能說是優等生之間的競賽」這句話,只讓我當時想法稍微解套;直到看到這支廣告,我才總算搞懂為什麼iPhone雖然輸了規格、但卻贏了市場。

若要比拼硬體規格、與手動操作程度,iPhone確實是沒什麼競爭力。然而在極其平常的一般使用中,iPhone卻能讓使用者滿意,原因就在於蘋果並不是在思考如何讓iPhone克服各種拍攝情境,而是蘋果試圖讓iPhone的拍照變得簡單。簡單不等於閹割功能,而是讓使用者不需要去煩惱額外的事情。而單就拍照這點,蘋果做了哪些行為讓拍照這件事情變得簡單?
  • 在鎖定畫面增加相機的快速啟動。
  • 從以前到現在都調教出討喜的白平衡。
  • 拍照可以快速的選擇變亮或變暗(想不出更貼切的用詞)。
  • iPhone提供的照片編輯功能,沒有專業詞彙如EV之類,只有無腦但很神奇的拉桿。
詳細的細節我想肯定有人能整理出更多項目,不過這不是重點;而是在面對攝影這件事,蘋果所採取的態度很明確,與其給使用者更高規格、一堆手動的功能設定,不如讓使用者能更容易的拍出不錯的照片。

再回想起之前蘋果推出的Shot on iPhone 6專區,很多人不以為然,認為那些美照只是App的效果,不能算是iPhone 6的拍照實力;不能否定規格還是有它的關鍵性與重要性,但以廣告的效果來說,這個Shot on iPhone 6專區所展現的,是傳達出「即便是一般使用者(不是專業攝影師),用iPhone 6也能拍出這些照片唷~」的意涵,也呼應了這次新廣告的「iPhone把這事情變簡單了」的台詞。

不過倒是最後的兩句台詞
If it's not an iPhone. It's not an iPhone.
以我的英文程度,我還是無法參透這句話就是了(苦笑)~




[ROS 2.3 PTR] 天梯升級體驗心得




不知道為什麼這次Bz好像很在乎LV1-70的升級體驗,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次我也對這升級體驗非常有興趣,所以在PTR天梯洗白之後,我就又開了一隻巫醫來玩玩。

結果花了8小時10分鐘上到LV70了,這是單人模式並且打的很混(常常跳出來看網頁);若是打多人模式並且專心的話,應該4~6小時就能達成。

  • 在PTR2.3前一版,還有打鐵無等需的bug,讓角色從小就能拿秒傷1500的武器橫衝直撞T6;這一版把這bug修了,但升級速度反而更快了?我想這應該是代表Bz還是有調整升級曲線吧。
  • 巫醫是我比較熟悉的角色,LV1進去就開大師難度,約LV40左右換到T1難度,然後就一路打到LV70。
  • 這次PTR2.3版本中,巫醫許多技能都做了修改和強化,我也在升級的過程中嘗試使用這些技能;不過一路升級到LV70,有用到比較久的,大概只有亡者之握吧!主攻技還是蝕魂和招喚蟲群,不知道為什麼,總覺得這一版本招喚蟲群比過往強了不少。也就是這次是採用3DOT加上寵物的打法。
  • 這次升級過程中沒有使用魔方萃取,因為開不到傳說材料。
  • 據說這次掉寶率會跟正式伺服器相同(因為Bz要測升級速度)。而這次到LV70,總共出了42光,個人覺得算是相當有感,可以說大約10分鐘就會出光一次,在升級的過程中幫助很大。
  • 低等級的凱恩套裝一定要做,在有打到配方的前提下,能早點穿就盡量早;我大約是快LV50才整套換掉(中間有用華戒)。
  • 打鐵武器雖然沒有上一版威猛,但還是有差,能盡量打好的雙手武器就盡量打。不過我在LV40遇到一個奇怪的bug,就是拿不動等需LV40的打貼雙手杖;反正我也沒有打算跟Bz回報,就沒有刻意截圖了(反正升上LV41就能拿了)。
總而言之,這次的2.3改版,遊戲爽度很足夠,即便白手起家打天梯應該也能玩的很愉快吧!

關於Apple Music的3個月免費策略

其實這類線上服務(除了音樂以外),免費的試用期設定可以說是很常見的商業模式,稍微有對電腦熟悉的人應該都不會感到意外。一直到Taylor Swift表態不會在Apple Music上提供新專輯,這種商業模式才似乎被大家拿來仔細檢視。

Taylor Swift在他的Blog上的表態:To Apple, Love Taylor
(截圖存檔)

簡單的講,就是Taylor Swift嫌Apple Music的3個月免費試用期太長,而這段免費試用的期間,因為蘋果沒有向聽眾收取費用,所以當然「在這段期間」音樂提供者就不會有任何收入,而這段無收入的時間對音樂創作者非常傷,一季的時間沒有收入會扼殺音樂的創作......。

我不曉得他自己是在玩文字遊戲?還是他的思考真的掉進了這種牛角尖?擷取最有問題的段落來看:
This is about the producer who works tirelessly to innovate and create, just like the innovators and creators at Apple are pioneering in their field…but will not get paid for a quarter of a year’s worth of plays on his or her songs.
從這樣的文字來看,「a quarter of a year....」感覺真的會讓人心驚一下,但冷靜下來思考,這個「a quarter」真的有很長嗎?大家反而會被後面的「a year」給影響了吧!單純講「三個月」其實沒什麼,但是講成「一年有三個月」的說法,這時間感就不同了!因為這種說法,會讓人覺得這是「每年之中都有三個月會被xxxx」的週期行為。

但實際上,這種試用模式,真的是週期行為嗎?

而對於一般用戶的訂閱模式,一旦開始使用,通常都是以年在計算的訂閱壽命,甚至會用到服務掛點為止。而對於長達幾年的使用壽命來看,前面的免費試用月數,真的有那麼「關鍵」嗎?

若先把討論重心限縮在串流音樂這件事,或者說限縮在這次Apple Music的事件上,我只想好奇的提出一件事:若今天某音樂完全不提供試聽、完全不提供免費的放送(這邊的免費,是指聽眾可以從某些管道不需花費就能聽到該音樂),這樣真的會有人聽的到這音樂嗎?或者說,這樣真的會有人會去聽這音樂嗎?別忘了,對聽眾而言,電視節目上的打歌、免費電台的點播、或甚至Youtube上的MV播放,這些都是「免費」的。

考量到市場的潛規則,不夠紅的歌手,還得自己掏錢買時段,才能在節目上打歌。

而又為什麼要打歌?就是因為沒有人會對聽都沒聽過的歌曲掏錢啊!

以一個服務而言,到底這三個月的試用期,究竟是對音樂創作者的扼殺?還是無償的替音樂人推廣音樂?免費試用期的網路服務能吸引用戶習慣系統,強化服務對使用者的黏性,進而在固定的訂閱模式中讓大家(消費者、服務提供者、內容提供者)都取得自己想要的東西。

而以音樂而言,到底音樂追求的是什麼?我只知道,音樂人在乎的是自己的音樂能不能讓大家聽到,而商人會在乎自己的商品能不能賣到錢。

當Taylor Swift寫下這篇看似捍衛音樂創作者的公開信,實際上是不是一種傲慢呢?這些話是不是要夠紅才會講/能講的話呢?對不夠紅的音樂創作者,到底在Apple Music上上架是推廣還是剝削?

如果Taylor Swift真的如此深刻的認為需要收費,那又為何在Youtube上免費播放自己的最新MV?是因為有廣告收入?那為何卻要抵制同樣有廣告收入的Spotify?

他是菜鳥的時候,他有種完全不去打歌嗎?不到處打歌,會像現在一樣紅嗎?

撇開針對性的個案討論,巨觀的看整個產業狀況,我姑且歸納幾個事實:
  • 網路服務有免費試用期,是目前商業模式的主流,也已經有服務從這模式中獲利。
  • 對音樂訂閱服務的用戶而言,訂閱壽命都很長,試用期三個月或一個月,對總使用時間所佔比例都差不多的低。
  • 有些歌手會一直持續創作數十載、有些歌手只發行一張專輯就消失。
  • 真正的好歌們,傳唱的時間都遠遠超過三個月,不管是從美國告示牌排行、日本ORICON、又或者台灣KTV點唱排行都可以證明。

上面幾點,或許乍看之下有點跳,但只要試著把跳的地方補起來,應該就能體會我沒有明講的部分吧!

我自己認為,音樂、畫家、演員等這類藝術工作者,是需要天賦、也相當難能可貴的,而我自己也很崇拜這類工作者。只是到底今天Taylor Swift是用哪種身分寫下這封公開信?我想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
講更難聽的,或許5年之後,這個名字搞不好就不會再被世人提起。賺夠了就神隱啦!

[ROS 2.2] 聖教軍賽季新玩具 - 豪爾的祝福


「豪爾的祝福」是聖教軍在賽季3的專屬裝備,以下俗稱飛錘腰。個人對這個裝備效果相當感興趣,也加減去觀察了特效發動的狀況,只能說非常歡樂啊!

到底這腰帶有沒有搞頭呢?我打寶運相當殘,所以裝備都還沒收齊。但以目前的狀況往後推估,靠這腰帶特效應該最後能爽打T6,但沒辦法上高層大密境。

這邊列幾個發現的飛錘腰特效細節:

  • 一發正義之鎚只會觸發一次飛錘腰特效,即便是會分裂的符文也只觸發一次(打到的第一下發動)。
  • 正義之鎚不用打到怪,打到牆壁也會發動特效;甚至飛很遠在空中消失的時候也會發動特效。發動的祝福之鎚會以特效發動的地點開始旋轉。
  • 技能欄內若有祝福之鎚,飛錘腰特效則會使用該技能的符文;若身上技能沒有祝福之鎚,則特效觸發是無符文的版本。
  • 以怪為目標、也就是正義之鎚打在怪身上時,飛錘腰特效觸發的祝福之鎚在觸發的當下就會算是同時命中怪,也就是會同時跳兩個傷害數字出來。
  • (未確認)同一發祝福之鎚,只會命中同一隻怪一次,所以在上述的發動機制下,假若場面只有一隻怪,你就會看到一堆鎚子繞在空中,但都不會對目標有二次傷害(淚)。
  • 若裝備讓祝福之鎚變大的那武器,則飛錘腰特效的鎚子也會變大。
  • (未確認)飛錘腰特效招喚出來的祝福之鎚,不吃範圍傷效果。
  • 飛錘腰特效吃賊神增傷。
也因為飛錘腰特效「必定」會伴隨第一下祝福之鎚命中,所以祝福之鎚的符文效果,也就變成能夠拿來「討論」的東西:

[ROS 2.2] 克己致志+玉魂2件組

先寫結論:好威!而且算法好像有重複加成?



一首好歌的條件

看到新聞在講實境節目「我是歌手」時,看到一群歌手在那邊競爭,我不禁開始思考,怎麼樣才算是一首「好歌」?(這邊指的歌,是已經唱出來了,而非只是歌曲而已。)

想了一下,我的答案意外的簡單:

  1. 歌手本身的聲音要有吸引力
  2. 歌曲要適合歌手的聲音
  3. 大自然的神祕力量

[ROS 2.1.2] 坎邪吹箭巫醫build

在以前寫 [ROS 2.0.4] 巫醫坎邪build 搞笑心得的時候,也沒想到在2.1.2的版本設定下,居然變得不再是搞笑build了嗎?在技能增傷與吹箭穿透都被解決之後,這套打法變得非常讓人期待,甚至有人試算出,頂級吹箭巫醫的秒傷攻擊力,是媲美2.1.1的塔獵人(真的假的?).....


在要死不活的終於賭到了一把鳥鳥的吹簫刀之後,我終於也能開始著手吹箭巫醫的配裝,這邊記錄一些網路上似乎比較沒提到的心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