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Pod? Zune?

在老地方冰果室看見大家在討論一篇怪文
Zune建立線上音樂新模式

說實在的,UDN上面會出現這種文章?是審稿時出的紕漏嗎?

不過,Zune第一天首賣的銷售數字並不盡理想,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當初微軟推出第一代Xbox遊戲機時,消費者的反應也是批評多過於獎勵,但是第二代的 Xbox 360再推進市場時,就成了轟動萬千的明星產品。因此微軟對於Zune「初聲試啼」的表現並不訝異,微軟產品管理資深總監史考特(Scott Erickson)也承認:「外界都誤解了,」他解釋,Zune推出並不是用來打擊iPod的產品。

光是這段話就怪怪的了,首先,XBOX360是轟動萬千的明星產品嗎?XBOX360的進場時機絕佳、微軟大幅改進自己跟週邊廠商的合作關係、持續經營線上對戰的平台、以及對台灣有不錯的本地化(localize)支援,這幾點才是XBOX360銷售不錯的主要原因;對於XBOX360本身的硬體能力,即使他有不錯的硬體效能,但是因為缺乏關鍵的宣傳項目,如藍光DVD (PS3)、嶄新的遊戲方式 (Wii),所以其實XBOX360本身硬體所帶來的吸引力實在有限。我有位因為規格而被吸引去買XBOX360的朋友,他買不到一個月就想脫手了.....
再者,Zune推出並不是用來打擊iPod的產品?我記得在Zune上市前並不是這樣的說辭。不過沒差啦,如果Zune的銷售比iPod的充電器還差的話,我想我也沒有那個臉敢去宣稱Zune是要打擊iPod的產品。

微軟副總裁阿拉德(J Allard)在接受Engadget的專訪時就表明,「Zune不應被視為是一個播放器,更應該說是一個平台。(Zune more as a platform than a device.)」什麼樣的平台呢?一個作為「溝通」(connect)的平台,無論是人與人的分享、硬體與硬體之間的連結性、硬體與軟體之間的連結性,甚至隱藏在背後的新經濟模式。

不僅是Zune,其實幾乎所有的行動裝置,都希望自己能達到上面的目標。這目標可以說是遠大而且相當困難。現在人要處理的資訊量的確非常龐大,所以很多廠商都針對這一點來發展商機,可是很遺憾的,目前並沒有成功的案例。目前逐漸形成風潮的Smart Phone或許是個不錯的切入點,但是硬體規格、軟體介面設計都還需要再加強。以iPod來說,他沒有這種雄心壯志,完全只定位在隨身聽的部分(好吧,現在可以看影片就是了),所以他表現的很稱職。而Zune硬是把自己套入了上面的目標,一旦以platform的標準來衡量Zune,就會格外的感覺Zune的貧乏,這並不是擁有無線網路就能改變的事實。

微軟在今年十一月初與環球唱片公司(Universal)簽定合約,只要每賣出一台Zune,將依合約中一定的比率付費給環球唱片。這與過去蘋果與唱片公司的約定大不相同:iTunes線上每賣出一首歌,才分一定比率的權利金給唱片公司,相較之下,唱片公司從蘋果身上獲取的利益是少之又少。因為眾所皆知,蘋果是靠iPod的硬體賺翻了天,iTunes至今仍是個賠錢貨,唱片公司再怎麼不甘願,衝著全球熱銷五千萬台的iPod份上,也只好把「怨氣」往肚裡吞。

iTunes商店賠錢?這怎麼跟歷屆Jobs簡報上的結果不一樣啊?
唱片業者跟APPLE要求提高下載音樂的價錢,Jobs是怎麼回應他們的?
微軟跟環球簽訂合約是在什麼前提,該作者都不知道嗎?還是說該作者就是跟前提說的一樣?
剩下的細節網路上都Google的到,只能說該作者都沒在做功課。

微軟新經濟模式之二 與MTV推出影音服務

付費下載影音服務,對公司營運來說,其實能提供多少頻寬是一個大問題。關於這一點,就可以明顯的看見APPLE是逐步的在改進跟確認。從一開始的MV下載(數十MB)、再來是TV show的下載(數百MB)、以及前一陣子推出的電影下載(GB)。對於消費者使用的心態,他們能接受多慢的付費影音下載?至少iTunes商店在現在來說,下載速度都還有不錯的表現(即使從台灣連去美國下載),而這種方便性才是造就iTunes商店受歡迎的主因 - 即使他沒有比較便宜。而對於一些網路上評論的言詞,甚少提到這方面的影響,可能是因為台灣沒有iTunes商店服務的關係吧。
而已微軟來說,我想他們是有這樣的資本來提供充足的網路頻寬,可是問題是,如果他們僅把Zune當作實驗性的產品(文章中的定位),那他們又會提供多少頻寬給這實驗性的產品呢?而對於這種付費下載服務,頻寬不夠的話,就幾乎是宣告這個服務的死亡。不過既然微軟的財大氣粗,可以讓他XBOX賠本賣,也很難說他們會在這實驗性的產品上,會砸多少資金進去。(是文章中說Zune是實驗性的產品,跟我的立場無關)

只要其硬體上標示有Play for sure的標幟,就可以讓該硬體與Windows Media Player有更良好的溝通,並且立即辨識到數位設備的屬性。「微軟的策略就是希望為合作夥伴搭建一個創新的平台,讓消費者就可以從眾多的產品設備中選取最適合他們的那些。」比爾蓋茲(Bill Gates)強調。

眾多的產品是吧?Windows Vista一上市就會有6種版本 (笑)。
不過我相信很多人會寧可選擇繼續用XP就是了......

Play for sure只是一個認證的平台,重點在於與數位內容緊密結合,因此微軟就與MTV合作推出線上影音下載網站「Urge」。其實iTunes的勁敵並非 URGE Marketplace,而應該是Urge。微軟並沒有想要用Zune加Zune Marketplace來打敗iPod加iTunes的完美組合,頂多只是沖淡iPod的品牌,但是微軟想透過Play for sure的認證機制以及Urge線上影音服務,來擴大微軟軟體與硬體在數位影音市場的影響力。

這又是這篇文章詭異的地方了,打從一開始就提「微軟改變音樂授權模式」以及接下來的內文大書特書,可是都沒有真正提出微軟的音樂授權模式啊!!對消費者來說,才不會管你是play for sure還是play for suck,真正方便的授權,消費者自然會接受。然而,文章中完全沒提到微軟真正的授權方式,反而都是在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。就像貴婦消費一樣,看到名牌衣服就買,好不好穿、好不好看根本完全不重要。

微軟再三強調Zune不應被視為一個音樂播放器,而應視為一種「平台」。微軟真正想做的,也許是透過Zune來與其他微軟周邊相互結合,因為唯有這樣形成的力量,才可以真正大過iPod加iTunes,就像消費者可以將Zune插進Xbox 360中收聽線上串流影音。比較尷尬的是,目前Zune居然與Windows Vista無法互通,但是未來微軟勢必會讓Zune與Vista互通有無,只是時間的早晚。如果說今年十一月推出的Zune為1.0的市場「體驗版」,相信Zune 2.0時,就會像Xbox 360一樣,是個比較完美的產品。

又一個極妙的比喻,「消費者可以將Zune插進Xbox 360中收聽線上串流影音」。天啊!既然都在家裡了,為啥要把電視機、喇叭放著生鏽,而屈就於Zune?既然都在XBOX360旁邊了,幹麻還只收聽線上串流影音啊?不知道這個比喻是希望XBOX360帶著跟Zune跑?還是希望Zune都在有XBOX360的地方使用?怎麼看都只是隨便拿兩個微軟的產品硬連在一起,搞不好該文作者連XBOX360都沒玩過。
有名的產品?那為什麼不提Vista?因為Zune不相容Vista啊!還好這個作者沒犯了這最基本的錯誤。不過微軟也不至於疏忽了Zune的Vista的相容性,所以現在的不相容一定是有技術上的瓶頸,我想應該跟微軟自家的DRM有關吧。

賈伯斯(Steve Jobs)的惡夢還沒那麼快來臨,但微軟絕非等賢之輩,Zune充其量是種「測水溫」的實驗性產品,只有微軟這樣的大公司,才有本錢讓如此闊氣的實驗性產品問市,但經過市場大肆批評後的第二代Zune,就很難預期不會讓賈伯斯與iPod團隊驚豔了。別忘了,總是世事難料啊!

Jobs真正的敵人,並不是其他同業公司,而是消費者。所以Jobs不斷更新iPod產品線、不斷增加iTunes商店的內容。對其他競爭者來說,跟隨Jobs的腳步或許是比較不會失敗的方法,但是要從中獲利、在多媒體市場殺出一片天,還是要預先去體會市場動態、營造消費者的喜好。而以目前Zune的模式,並沒有達到這項水準。所以還是期待Zune 2.0吧!

2 則留言:

  1. 你真的可以去寫雜誌了
    因為我都看不懂 XDD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囧>

    真不知道這是恭維我的寫作功力...
    還是諷刺雜誌上的文章都看不懂...

    不過對於iPod的經營模式,台灣人本來就比較不熟(沒在台灣營業嘛...),所以比較看不懂也是正常的。

    不然就不會有這篇詭異的報導啦!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