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馬後砲看世界] 怎麼樣才是好的VR遊戲?

最近SONY正式宣佈PSVR的銷售日期,並且公布屆時會上市的VR遊戲,讓VR這個話題變得比較夯。而隨著如「太空戰士15VR」、「惡靈古堡7VR」的消息釋出,很多人就開始在討論到底哪個VR平台會先有足以稱為「大作」的遊戲出現。

在玩了一陣子VIVE之後,感覺目前VR遊戲最大的問題,就是「很多人是用時下傳統遊戲(?)的方式在看VR遊戲」,這個現象不僅是發生在評論者、嘴砲者,也發生在製作者身上。

到底時下傳統遊戲(?)與VR遊戲有什麼不同?好的VR遊戲該具備哪些條件?這邊簡單歸納幾項特徵:

1. 要能與遊戲場景有所互動

這邊所謂的互動,包含了「視覺的互動」與「操控的互動」。視覺的互動指的當然就是類似free camera的方式,不過實際上並不是那麼單純,因為VR遊戲的視覺並不是單純滑鼠轉一下視角而已,甚至可以說在VR遊戲裡,視角決定了玩家的姿勢、視覺互動模式決定了玩家操作型態

(取自網路)

操控的互動指的當然就是像VIVE控制器那樣的東西,但並不是單純的說「我在VR裡看的到控制器我超強」,而是對VR遊戲而言,玩家對於遊戲內的控制回饋要求非常高。舉例來說,「在VR遊戲中撿起地面上的一瓶藥水」這個動作,如果做成時下傳統遊戲(?)的方式:按方向鍵靠近→畫面出現撿取提示符號→按A鈕後藥水自動跑到背包;試想一下,這樣的VR遊戲會吸引人嗎?

2. 遊戲內的時空注重精度

這邊說的時空並不是指故事設定那回事,而是體感的時空。

以時下傳統遊戲(?)而言,目前的潮流就是開放式遊戲,以極大的地圖、極多的事件來勾勒出遊戲的樣貌。但對VR遊戲而言,相較於廣度、精度是更重要的東西。在每個動作的操作時間內,要塞哪些資訊給玩家,相當考驗遊戲製作者的規劃能力。當然,廣度與精度是能夠兼備的東西,只是有這樣本錢來製作遊戲的公司沒幾間。這邊說的精度不是單指畫面精緻程度,舉例來說,時下傳統遊戲內「牆壁上的火把」就只是個背景,但VR遊戲中「牆壁上的火把」就不只是個背景了。

(取自Vanishing Realms的Steam頁面,看似陽春的畫面,在VR裡給人感覺截然不同)

現階段的開發商,大多是用「回合制」或「關卡制」的遊戲設計,來控制遊戲的時空規模。單就概念而言,這個概念與手機遊戲的作法很相似,只是這個相似也僅止於架構,後續的內容規劃是截然不同的東西。

3. 單人遊戲內容很重要

相較於時下傳統遊戲(?)都在追求多人連線的遊戲模式,VR遊戲不管於公於私都很注重單人遊戲內容。於公來說,現階段VR硬體的銷售量還撐不起多人遊戲的規模,砸太多資本在多人遊戲實在划不來。PSVR、以及Google Daydream計畫的上市,有可能可以改變這個局面,但也只是「有可能」而已,因為VR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特性:私密感。

於私來說,VR因為會把操作者意識帶到另一個世界,這種抽離的感覺會使人對於「還在現實中的身體」感到不安;再加上VR裝置需要穿戴的特性,使它已經被歸類在比較私人的產品。比較籠統的來說,使用者不見得會想讓別人知道他在VR裡做了什麼,甚至不會在無法完全掌握的情境下使用VR。即便Google Daydream上市、實現了低價VR體驗,但會有人在捷運等車時,在月台上玩VR遊戲(給大家看)嗎?舉例的話,相信「唱歌」是很多人喜愛的休閒活動,但絕大部分的人都是要到KTV包廂才敢唱吧!


※ ※ ※

講了上面那些時下傳統遊戲(?)與VR遊戲的不同點,回過頭來思考,到底那些「眾所期待的VR大作」會變成怎麼樣呢?我很期待PSVR的效果、也很期待PSVR對遊戲界帶來的影響,但我不怎麼看好「太空戰士15VR」和「惡靈古堡7VR」。

太空戰士與惡靈古堡,都是已經出了非常多代的遊戲,遊戲的架構、系統、介面呈現,都已經獲得良好的認同並傳承下來,甚至可以稱呼為「風格」。今天要弄成VR遊戲,怎麼想都有互斥的地方,於是廠商能做的手段只有幾個:

  • 砸大手筆,對同一個遊戲內容,製作傳統模式(?)與VR模式:理論上這是最佳解,但偏偏這類大作已經有它的風格,VR的遊戲方式勢必會削減這些風格、甚至完全砍掉重練,這樣的話,還能叫做太空戰士嗎?還能叫做惡靈古堡嗎?玩家會不會為了追求那些風格,變得都只玩傳統模式(?)呢?那這樣還有砸大手筆做VR模式的意義嗎?
  • 主攻傳統模式(?),但增加VR模式的內容:以開發的層面來看,這是最保險的作法,可能平常都已傳統模式(?)操作,進入過場劇情時提示帶上VR裝置,享受額外的沉浸體驗(就像最早期3D電影,會提醒你哪時要戴眼鏡)。但這作法,會不會遭受消費者抗拒呢?買同一套遊戲,卻因為沒有再買VR裝置而當次等公民?
  • 與本作切割,以附加遊戲/小遊戲/外傳的形式推出VR內容:這種作法最好交代,但大作都不大作了,實在是沒有再討論的必要。偏偏聽說現在「惡靈古堡7VR」就給人這種感覺....。
相較於這些大作的「包袱」,對VR遊戲而言,全部從頭製作或許才是好事;只是很多人還是崇拜著這些大作的名氣,進入一種有理說不清的狀態。


※ ※ ※

近來跟人談到VIVE或VR,感覺還蠻讓人傻眼....

「VIVE喔?HTC的?那算了算了.... 一定是爛東西....」

怎麼?真是以人廢言的最佳案例啊!我們學校教育都教到哪裡去了?

「VIVE啊,不過就只是一個玩具嘛~」

只是玩具?這年頭還有人會小看玩具產業啊?若考量VR裝置的多媒體功能,那可是連影音產業都要算進去啦!會有人瞧不起電影產業嗎?(成人產業暫且不提....)

「VR我看就是Wii那樣而已了。」

拜託喔,Wii是一個超成功的產品好嗎?它可是賣了9984萬台呢!如果Wii只是一個噱頭,XBOX one也不需要再配Kinect、PS4也不需要有PS Camera這配件啦!如果VR裝置能賣到Wii的程度,那一點都不「而已了」啊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