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從《鋼之鍊金術師》單行本#16的書皮夾頁中翻拍下來的。
如果想要形容別人很「宅」,那應該要什麼身分才會比較有說服力呢?
另一個 K700 手機主題
心血來潮,就做了一個新的手機主題... 點此下載(225k)
老樣子,桌面還是靜態的.....
預覽畫面:
會做這個,有一部份原因是因為,米滷蛋主題顏色偏黃,天氣熱了看起來很膩,所以才試著做冷色系的主題。不過在這種青色、漸層複雜度高的圖案中,真是讓人深深感覺到K700的螢幕顯色實在很遜,或許也應該換一隻手機了?
老樣子,桌面還是靜態的.....
預覽畫面:
會做這個,有一部份原因是因為,米滷蛋主題顏色偏黃,天氣熱了看起來很膩,所以才試著做冷色系的主題。不過在這種青色、漸層複雜度高的圖案中,真是讓人深深感覺到K700的螢幕顯色實在很遜,或許也應該換一隻手機了?
[自製] RICOH R6 的 Neat Image profile
因為R6的畫質確實不錯,所以讓我對這些照片的後製比較有興趣。在尋找濾雜訊的偏方的時候,看到網路上很推薦Neat Image這套軟體,去下載試用之後,確實有不錯的效果!尤其是他可以提供樣本直接作雜訊蒐集校正,該軟體網站上有提供很多相機的profile下載,不過R6比較新,還沒提供也是正常。
因此,我又自己跳下海來做了......
RICOH Caplio R6 profile (for Neat Image 5.x) (約5mb)
裡面包含的設定有:[F]3072x2304、[N]3072x2304、[F]3072x2048、[F]2592x1944、[N]2592x1944、[F]2048x1536、[N]2048x1536;鮮明度設定都是「標準」(其實就是銳利度);白平衡設定都是「AUTO」。
套用的結果
不過很多人還是會嫌,雜訊濾的太乾淨反而假假的,而我自己也很喜歡R6雜訊的味道。所以我還是手癢的弄了一個filter preset.....
R6_PRESETS.zip
這個壓縮檔包含兩個preset,其中一個是R6_lite,效果是〝濾的比較少〞
而另一個Preset是R6_ISO1600,顧名思義,是給高ISO雜訊使用的。這個filter preset的口味很重,ISO 800、1600再來考慮這個preset,其他的ISO就不用嘗試了,硬用的話會發現〝畫面走樣了....〞。至於為什麼會有這個preset!? 當然是因為我不滿意他內建的heavy mode啦.....
※註1:profile解析度我只有做到3M而已,再往下因為解析度太小,照出來的校正區域不夠大,導致這種校正profile的參考意義不高,除非我這邊有更好的拍照環境,不然也很難做下去。
※註2:filter preset不確定是否適用R6以外的相機。
※註3:前幾次貼的照片都還沒用過Neat Image來濾雜訊..... 囧
因此,我又自己跳下海來做了......
RICOH Caplio R6 profile (for Neat Image 5.x) (約5mb)
裡面包含的設定有:[F]3072x2304、[N]3072x2304、[F]3072x2048、[F]2592x1944、[N]2592x1944、[F]2048x1536、[N]2048x1536;鮮明度設定都是「標準」(其實就是銳利度);白平衡設定都是「AUTO」。
套用的結果
(點擊有大圖)
效果比想像中來的好,大顆粒斑點型的雜訊有被濾掉,而細節保留的程度也比較豐富。原本還在嫌調整filter preset很麻煩,利用雜訊校正profile之後,發現絕大部分的情況,用default filter preset就可以應付了!不過很多人還是會嫌,雜訊濾的太乾淨反而假假的,而我自己也很喜歡R6雜訊的味道。所以我還是手癢的弄了一個filter preset.....
R6_PRESETS.zip
這個壓縮檔包含兩個preset,其中一個是R6_lite,效果是〝濾的比較少〞
(點擊有大圖)
我當初弄這個preset,主要目的是給ISO 100以下、細節很豐富的照片使用,所以這個範例圖(ISO 400)做起來的效果不是很好;不過還是可以顯示細節保留的程度、和保留底片般的顆粒感。而另一個Preset是R6_ISO1600,顧名思義,是給高ISO雜訊使用的。這個filter preset的口味很重,ISO 800、1600再來考慮這個preset,其他的ISO就不用嘗試了,硬用的話會發現〝畫面走樣了....〞。至於為什麼會有這個preset!? 當然是因為我不滿意他內建的heavy mode啦.....
※註1:profile解析度我只有做到3M而已,再往下因為解析度太小,照出來的校正區域不夠大,導致這種校正profile的參考意義不高,除非我這邊有更好的拍照環境,不然也很難做下去。
※註2:filter preset不確定是否適用R6以外的相機。
※註3:前幾次貼的照片都還沒用過Neat Image來濾雜訊..... 囧
RICOH R6 入手!!
這幾天陪同友人去博漢區買數位相機,自己也就順便帶了一台.....
RICOH Caplio R6 (圖片取自Ricoh官方介紹網站)
距離上一台相機(P社的FX7),這中間的差距,真是讓人能夠充分感受到「科技的進步」!難得下午放晴,就開始拿著R6拍拍小花小草。隨手拍來,感覺R6真是一台不錯的消費型相機!
幾個小感想....
更多的相片,可以到我的Picasa網路相簿去瀏覽,都是無後製直接上傳的喔!不過我並不是拍測試照,所以相簿裡面都是一堆小花小草......
如果滿分10分,我會給他8.5分,畢竟R6幾乎完全滿足了現階段消費相機的功能需求。最大的缺點還是在介面吧!
最後附上一張友人拍的廣角照
RICOH Caplio R6 (圖片取自Ricoh官方介紹網站)
距離上一台相機(P社的FX7),這中間的差距,真是讓人能夠充分感受到「科技的進步」!難得下午放晴,就開始拿著R6拍拍小花小草。隨手拍來,感覺R6真是一台不錯的消費型相機!
幾個小感想....
- 變焦很快,對焦卻有點遲鈍!? 有時候明明感覺變焦完很快就合焦了,但是半按快門的時候又給你重新對焦一次,可能是演算法的問題吧? 不過整體對焦速度還不至於扣分就是了。
- R6是採用CCD防手震,整體的手震抗性的確是沒有FX7的光學防手震來的高,尤其對於我這種很抖的手來說,感覺格外明顯;平常我使用FX7都是「全程防手震+高速連拍」來做彌補,但是R6在連拍模式下不能開啟防手震!? 這對我的雙手又是一大考驗..... 不過這也不算是R6的錯,明理的人都知道問題出在哪.... Orz
- 介面設計的確比較糟糕。R6為了按鈕簡潔,所以把大部分的功能都縮到menu選單裡面,雖然他不是沒有彌補的措施,但是操作上的確比較不方便,尤其是剛拿到手的時候,不看說明書感覺很難上手。R6不太適合當作長輩機,FX7這點表現就很不錯。
- 這台號稱28-200mm的變焦,也就是小廣角+小望遠,這點R6表現的真的很不錯(沒有灌水)。不過我自己覺得他的數位變焦效果也非常棒。
- 顏色!!R6的顏色表現相當傑出!我很喜歡他顏色鮮豔又帶著透明感,搭配28mm的小廣角,真的有種〝看什麼拍什麼〞的感覺。雖然還是比不上DSLR那具有穿透力的成色,不過也是輾過一海票DC了。
- 白平衡是我覺得一個很曖昧的地方。R6的自動白平衡算是相當準確,不過有時候會覺得他太過準確了!? 對我來說,我寧可手動調整白平衡,來拍出我想要的感覺。說到這個,R6有個很有趣的功能,就是他可以同時拍3張白平衡的設定,然後事後在選出自己想要的那一種。
- 變焦的機械運轉聲音很大聲,不過拍照的快門聲可以關閉。
- 據說R6的電池續航力還挺優的。不過自從用過FX7之後,感覺每一台數位相機的續航力都超棒的,可以說已經被搞的沒有鑑別力了。
更多的相片,可以到我的Picasa網路相簿去瀏覽,都是無後製直接上傳的喔!不過我並不是拍測試照,所以相簿裡面都是一堆小花小草......
如果滿分10分,我會給他8.5分,畢竟R6幾乎完全滿足了現階段消費相機的功能需求。最大的缺點還是在介面吧!
最後附上一張友人拍的廣角照
做賊心虛?
在兩個月前,Jobs登高一呼...... 似乎有了效果!?
Apple Unveils Higher Quality DRM-Free Music on the iTunes Store
(APPLE官方新聞稿)
其中配合的唱片商是EMI
除了原本有DRM的歌曲之外,他例外提供了沒有DRM、且格式為256kbps的AAC音樂下載;此種格式的歌曲單價調漲為1.29美金。雖然說0.3美金並不算貴,不過以比例來看,則是接近3成的漲幅,怎麼看都像是把因盜版而損失的獲利給算在裡面,我想這也算是APPLE與廠商獲利的妥協吧!
然而APPLE也沒有完全的虧待使用者(成本轉嫁),他把規格提高,對使用者更具有吸引力!畢竟256kbps的AAC格式,音質已經接近320kbps的MP3格式了,再上去就得朝lossless格式下手啦!
僅討論使用者這端的部份。對於不滿意iPod音質表現、不滿意128kbps AAC的限制的人,我想這個方案很準確的命中他們的喜好;對音質小有講究的人,才不會在意多花0.3美金來追求更好的音質,問題反而在於:256kbps AAC可以滿足他們嗎?
不過前提還要聽得出「兩種格式之間的差異」才行吧?
Apple Unveils Higher Quality DRM-Free Music on the iTunes Store
(APPLE官方新聞稿)
其中配合的唱片商是EMI
除了原本有DRM的歌曲之外,他例外提供了沒有DRM、且格式為256kbps的AAC音樂下載;此種格式的歌曲單價調漲為1.29美金。雖然說0.3美金並不算貴,不過以比例來看,則是接近3成的漲幅,怎麼看都像是把因盜版而損失的獲利給算在裡面,我想這也算是APPLE與廠商獲利的妥協吧!
然而APPLE也沒有完全的虧待使用者(成本轉嫁),他把規格提高,對使用者更具有吸引力!畢竟256kbps的AAC格式,音質已經接近320kbps的MP3格式了,再上去就得朝lossless格式下手啦!
僅討論使用者這端的部份。對於不滿意iPod音質表現、不滿意128kbps AAC的限制的人,我想這個方案很準確的命中他們的喜好;對音質小有講究的人,才不會在意多花0.3美金來追求更好的音質,問題反而在於:256kbps AAC可以滿足他們嗎?
不過前提還要聽得出「兩種格式之間的差異」才行吧?
訂閱:
文章 (Atom)